誰かがきっと今僕にとっての 夢を叶えてくれている
×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题文无关(。
……内文也……相互都无关。
出~尔~反~尔~的混蛋~都~该~拖出去~强·暴·五·分·钟~
(已经气急败坏了)
我的东欧游记有一天会成一个系列的吧……
出~尔~反~尔~的混蛋~都~该~拖出去~强·暴·五·分·钟~
我的东欧游记有一天会成一个系列的吧……
2011.09.09 @ riga

到达里加的那天,天气预报说是有雨,实际上却是一整天的阳光灿烂。
里加的老城似乎确实比塔林的热闹些许,或许是因为有河流过的原因,给我的感觉也比塔林更加亲切。“小巴黎”什么的,听起来当然很气派;但是里加本身就已经足够好。绿地的喷水池边不止一对新人在照婚纱照,纯白的婚纱在阳光下的样子,大概只能用最简单的一个“美”字来形容。




他们的身后不远处就是自由纪念碑。纪念碑所处的位置曾经伫立着彼得大帝的雕像,许多年之后苏联允许纪念碑在它该在的地方,却也给了它“应该有的”“正确”解释。然而那都不是拉脱维亚人所要的。那儿是里加最重要的大街。纵使像亚历山大二世或列宁那样“伟大”的名字也终究被历史的书页翻过,最后直至今天,它的名字叫Brīvības——自由。
那是拉脱维亚的选择。那个词是最重要的。

路障事件纪念碑。

“为了祖国与自由”
“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里加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、战后的崛起、惨痛的饥荒及毁灭。”
一个国家还无法忘记的过去,在导览手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。


1940-1991,拉脱维亚被控制时期博物馆。
来到这里的人们都难免带着好奇,看苏联在这些国家曾经的大兴土木,看KGB古拉格给这些国家留下的伤痕,看这些国家今天能变成什么模样。加入EU并不能改变三小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几乎是两个世界的事实。苏联解体至今也不过20年,拉脱维亚和他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还在艰难地进行社会转型;而比维尔纽斯和塔林更糟糕的是,直到06年,里加的拉脱维亚人数量才勉勉强强超过了俄罗斯人——你不难从这个数字里想象到这个国家曾经经历过什么。但或许,你也不能从这个数字里想象到这个国家曾经经历过什么。
那时拉脱维亚不可能给人民的痛苦以任何回应,那个国家步履维艰自身难保。也没有人天生就愿意去白白送死,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将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祖国联系在一起。歌谣和人链是他们选择的方式,但他们更不畏惧走进森林,走上街头,用自己选择的方式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。他们或许留下了名字,或许没有;他们的绝望或许要持续几十年,直到生命的尽头。
然而只要这样的拉脱维亚人还存在,他们的拉脱维亚就不会消失。
国家的经济、军事、乃至文化有强弱之分,然而国家本身并没有。一个国家可以简单地被强权暂时统治,但如果因此便以为这个国家已经被征服,依仗力量而将他国视为可以随意捏造成型的陶土,则毫无疑问是愚蠢透顶的事情。
这可能是个天真的想法,但是我确实认为,一切的苦难都是暂时的。一个民族的苦难,终有一天会变成记忆,也变成力量,变成荣耀——在拉脱维亚所见到的,只不过是再次印证了这一点。
“They took it all – our native land, our honour, and our name.”
然而这些都是夺不走的。
P. S.
我忘了去看拉脱维亚的可乐是不是也喜欢用250做一个单位了……(凝视了菲利和爱德)
到达里加的那天,天气预报说是有雨,实际上却是一整天的阳光灿烂。
里加的老城似乎确实比塔林的热闹些许,或许是因为有河流过的原因,给我的感觉也比塔林更加亲切。“小巴黎”什么的,听起来当然很气派;但是里加本身就已经足够好。绿地的喷水池边不止一对新人在照婚纱照,纯白的婚纱在阳光下的样子,大概只能用最简单的一个“美”字来形容。
他们的身后不远处就是自由纪念碑。纪念碑所处的位置曾经伫立着彼得大帝的雕像,许多年之后苏联允许纪念碑在它该在的地方,却也给了它“应该有的”“正确”解释。然而那都不是拉脱维亚人所要的。那儿是里加最重要的大街。纵使像亚历山大二世或列宁那样“伟大”的名字也终究被历史的书页翻过,最后直至今天,它的名字叫Brīvības——自由。
那是拉脱维亚的选择。那个词是最重要的。
路障事件纪念碑。
“为了祖国与自由”
“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里加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、战后的崛起、惨痛的饥荒及毁灭。”
一个国家还无法忘记的过去,在导览手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。
1940-1991,拉脱维亚被控制时期博物馆。
来到这里的人们都难免带着好奇,看苏联在这些国家曾经的大兴土木,看KGB古拉格给这些国家留下的伤痕,看这些国家今天能变成什么模样。加入EU并不能改变三小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几乎是两个世界的事实。苏联解体至今也不过20年,拉脱维亚和他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还在艰难地进行社会转型;而比维尔纽斯和塔林更糟糕的是,直到06年,里加的拉脱维亚人数量才勉勉强强超过了俄罗斯人——你不难从这个数字里想象到这个国家曾经经历过什么。但或许,你也不能从这个数字里想象到这个国家曾经经历过什么。
那时拉脱维亚不可能给人民的痛苦以任何回应,那个国家步履维艰自身难保。也没有人天生就愿意去白白送死,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将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祖国联系在一起。歌谣和人链是他们选择的方式,但他们更不畏惧走进森林,走上街头,用自己选择的方式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。他们或许留下了名字,或许没有;他们的绝望或许要持续几十年,直到生命的尽头。
然而只要这样的拉脱维亚人还存在,他们的拉脱维亚就不会消失。
国家的经济、军事、乃至文化有强弱之分,然而国家本身并没有。一个国家可以简单地被强权暂时统治,但如果因此便以为这个国家已经被征服,依仗力量而将他国视为可以随意捏造成型的陶土,则毫无疑问是愚蠢透顶的事情。
这可能是个天真的想法,但是我确实认为,一切的苦难都是暂时的。一个民族的苦难,终有一天会变成记忆,也变成力量,变成荣耀——在拉脱维亚所见到的,只不过是再次印证了这一点。
“They took it all – our native land, our honour, and our name.”
然而这些都是夺不走的。
P. S.
我忘了去看拉脱维亚的可乐是不是也喜欢用250做一个单位了……(凝视了菲利和爱德)
PR
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
プロフィール
HN:
ginnybee
性別:
女性
自己紹介:
深井冰一枚。
请投喂。
话痨。
最新コメント
[02/01 NONAME]
[01/31 纯]
[01/24 jacobEl]
[12/31 老爷]
[12/03 纯]